八八古代公务员的福利待遇

2014年01月23日17:35  新浪新闻客户端

  1993年,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。20年来,从“铁饭碗”到“金饭碗”,公务员这一群体备受追捧,迄今已有700余万成员。

  然而,近来伴随着从严治吏的纵深推进,伴随十余道中央禁令的颁布,公务员系统内叫“苦”声日渐高涨,其中不少人声称各种福利和收入明显减少,涨工资的集体诉求再次被舆论聚焦,争议四起。不少基层公务员指出,反对公务员加薪,是把“贪官”和“公务员”混为一谈。

  现今的公务员们薪水是否真低,我们暂且不发表意见,不过,倒不妨先一起来看下我国古代公务员的福利待遇。

  说到我国古代的公务员,有两个概念要分清,一个是官,一个是吏。

  小编在这里尤其想提醒一下这个问题,其实,在古代,“吏”根本就不是体制内的。

  我国古代实行的是“一衙两制”,即官员属国家编制,由国家任免,由国家提供的俸禄供养;而吏不进入国家编制,不由国家聘用,不由国家薪金供养。

  简单的说,小吏们其实都是“临时工”,是“聘用”制,他们可不享有什么福利分房、公费医疗之类的超国民待遇。

  正所谓,“县官不如现管”。包括办理文书的小吏(即胥吏或吏胥)、差役及其他办事人员在内的吏,是编制外的、数量几倍甚至几十倍于编制内官员的庞大群体。

  而因为国家不发薪金,胥吏的薪金要由聘用他们的官员负担,吏人的收入往往很低。这逼得他们自己找食。古代有过“高俸养廉”,但没有“高薪养吏”。一些素质差、有贪欲的吏,便借机敲诈,中饱私囊。

  表面上,小吏地位卑贱有如奴仆,实际上是衙门实权的掌控者。他们越权、窃权、弄权、专权以至专政。朝廷内外、国家上下不可一日无吏,但吏又上欺官,下害民,成为国家一害。因此,清代顾炎武发出了这样的感叹:“百官者虚名,而柄国者吏胥也!”

  和“临时工”小吏相比较,官员们做为“正规军”,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就要好多了。

  说到官员的傣禄,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陶渊明的名句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为何会是“五斗米”?是因为,田地、粮食、现钱三位一体的俸禄制度曾一直持续到唐代,其中,粮食是官员“年薪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在西汉时官吏的俸禄实行年薪制,全发粮食,每年领取粮食的重量,就是他们的品秩,于是就出现了你万石、二千石、六百石等种种名目,像刘备担任过的县尉这一级,最低年薪是一百石。从东汉开始,俸禄的形式有了改变,发一部分粮食,发一部分现钱。这个办法颇受官员们欢迎,因为在此之前,官员要用现钱的话,得设法把粮食卖掉或用以交换其他物品,比较麻烦。

  而到了陶渊明所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,除了粮食和钱外,政府还推行品官占田制,即官员可根据品级高低,向国家领取一块田地,所有权属国家,田里的收获归个人,简称占田,实际上也是职务收入的一部分。

  那么陶渊明的“五斗米”这个薪酬水平怎么样呢?有人给计算了一下,陶县令当时一天的俸米,可供一个年近六旬者食用一月。这么一算,当时的官员的确算高薪职务了。

  可像这样的年薪方式,要是碰上官员流动调职,或者像陶县令这种半路撂挑子的情况,就会造成很多不便。所以到了宋代,官员的年薪制就逐渐演变成了月薪制。

  说到宋代,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那是最为优厚,除了禄米外,俸钱也高得惊人月,薪饷最高达400贯(一贯为千文),是汉代的10倍,清代的2至6倍。

  以咱们都熟悉的包青天包拯为例,按《宋史·职官志》,包拯在开封府做第一把手,每月有30石月粮,其中包括15石米、15石麦。此外每月还有20捆(每捆13斤)柴禾、40捆干草、1500贯“公使钱”,此外,朝廷还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,也就是2000亩耕地。若是折算成咱们现在的购买力,曾有网友推算过,包大人的年薪可高达千万……

  不过,小编在此要提醒大家的是,开封府的上上下下,包括王朝马汉展护卫等等人的薪水,那可都得从包大人年薪里扣。

  宋朝官员福利待遇是公认的好,那么这等高薪是不是养出了廉呢,历史事实告诉我们,没有。要知道,当时宋朝的GDP那可是世界第一,出了名的富,大小官员们锦衣美食,生活奢华,可最终造就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机构臃肿、官吏繁冗代表朝代。

  到了明代,朱元璋一下走了个极端,一方面他对贪腐官员实施酷治吏,谁贪就杀谁,另一方面他又打造了官俸最低的一个时代。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甚至感叹:“自古百官俸禄之薄,未有如此者”。

  其实这是因为,老百姓出身的朱元璋,用泥脚杆子的生活水准衡量自己的官员们,他以为,他给官员的工资是绝对足够他们养家糊口的。可他却忘了,官员们往往不像小老百姓一样只养一家几口,而是三妻四妾一大家子——这钱哪够花啊!

  因此当时一些心术不正的官员,为了敛财发明了各种敲诈勒索的手段,如交赋税时的折色火耗、交粮食时的淋尖踢斛等,或干脆集体腐败,假公济私,截留或侵占国家救济款、赈灾款等,最后形成了朱元璋反腐越反越腐的困局。

  清朝延续了明代的低俸路线,但在俸银之外,官吏按品级每年还另给银两,这部分叫养廉银,用于提高官员的工资待遇,以使他们廉洁自律。这种补贴式俸银往往超过正俸的十几甚至几十倍,成为官俸的主要部分。

  至于养廉银子到底有没有效果呢,唉,你们忘了和大人了么?

  (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)

(编辑:SN048)
分享到: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深化改革小组会议与会者名单曝光(43人)
  • 体育澳网-李娜进决赛 恒大930万欧签迪亚曼蒂
  • 娱乐春晚彩排张国立调侃李敏镐 苏菲献春联
  • 财经担保公司遗言:4万亿退潮企业客户多人死
  • 科技官方:周二我国互联网异常因受攻击
  • 博客纽约博主:警察为什么敢打中国老人
  • 读书优劣悬殊: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
  • 教育中学激情健美操受捧 阵容让人震撼(图)